学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,由于是网络视频授课,效果不佳,容易忘记,便总结课堂笔记。
因特网
网络: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;
互联网:internet 许多网络链接在一起;
因特网:Internet 全球最大的一个互联网
因特网的组成
因特网分为核心部分和边缘部分。
核心部分:能够让计算机通信的网络
边缘部分:接入网络的计算机
边缘部分
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:
- 客户服务器方式(Client/Sever方式 C/S)
 
- 对等(Peer-to-Peer方式 P2P)方式
 
对等方式中,客户端也能成为服务器。
核心部分
数据交换的方式
电路交换(Circuit Switching)
建立链接(申请占用通信资源)→→ 通话(占用通信资源) →→ 释放连接(释放通信资源)
电路交换适合于数量很大的实时性传输:核心路由器之间可以使用电路交换。
 
报文交换(Message Switching)
报文比分组长的多
报文交换时延较长
 
分组交换(Packet Switching)
将数据分为小组,在每一组之前加上首部信息。发送出去,接收到后再将头部去掉拼接在一起。
不需要建立链接,路由器有存储转发的功能。
分组交换的优点:高效、灵活、迅速、可靠
分组交换的问题:时延、开销
 
计算机网络的类别
计算机网络的性能
性能指标
速率:连接在计算机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,也称为data rate或bit rate。
单位是b/s, kb/s, Mb/s, Gb/s
 
带宽:数据通信领域中,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。
单位是b/s, kb/s, Mb/s, Gb/s
 
吞吐量: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;
单位b/s,Mb/s,等
 
时延
- 发送时延= 数据块长度(比特)信道带宽(比特/秒)数据块长度(比特)信道带宽(比特/秒)
 
- 传播时延=信道长度(米)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录(米/秒)传播时延=信道长度(米)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录(米/秒)
 
- 处理时延:网络节点存储转发处理的时间
 
- 排队时延:网络节点缓存排队时间
 
 
时延带宽宽积=传播时延××带宽
 
往返时间RTT(Round-Trip Time):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,到发送方收到接受方确认。
 
利用率
- 信道利用率:有数据通过时间(有+无)数据通过时间有数据通过时间(有+无)数据通过时间
 
- 网络利用率: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
 
D=D01−U�=�01−�, D0�0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,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,U表示信道利用率
 
非性能指标
费用、质量、标准化、可靠性、可扩展性、可升级性、管理与维护
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
基本概念
-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
 
- OSI/RM 互联网法律上的国际标准
 
- TCP/IP Suite 因特网事实上的国际标准
 
- Network Protocols 数据交换遵循的规则。标准或约定
 
- 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
 
OSI 7层
- Application:能够产生网络流量能够和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
 
- Presentation:加密 压缩 开发人员
 
- Session:服务和客户端建立地会话 查木马 netstat -n
 
- Transport:可靠传输建立会话 不可靠传输不建立会话 流量控制
 
- Network:IP地址编址 选择最佳路径
 
- Data Link:数据如何封装 添加物理层地址 MAC
 
- Physical:规定电压、接口标准
 
网络排错
从底层到高层去排查
网络安全和OSI参考模型
物理层安全
数据链路层安全:ADSL AP密码
网络层安全
应用层安全:SQL注入漏洞 上传漏洞
TCP/IP 4层
- Application
 
- Transport
 
- Internet
 
- Network Access
 
课本上的分类 5层
- Application
 
- Transport
 
- Internet
 
- Network Access
 
- Physical
 
开放系统信息交涉概念
- 实体(entity):交换信息地硬件或软件进程
 
- 协议(protocol):控制两个对等实体通信的规则
 
- 服务(sever):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,上层需要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先本层基本功能
 
- 服务访问点(SAP):相邻两层实体间交换信息的地方
 
五层协议对应的数据单元
- 物理层: 010101110101
 
- 数据链路层:数据帧
 
- 网络层:IP数据报(IP分组)
 
- 运输层:运输层报文
 
- 应用层:应用层(传输数据单元PDU)
 
   Author: o_oyao
License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
CC BY-NC-SA 4.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.